腾讯以5亿美元的高价,历时5年成功购得NBA新媒体版权,这一事实已然确定无疑。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仍在探讨NBA为何选择与腾讯携手,其原因是彼时腾讯并非竞标中的最高报价者。
根据之前的报道,乐视曾向NBA提出了一项高于腾讯的报价,这一报价高达五年六亿美元。但最终,NBA却选择了报价略低的腾讯作为合作伙伴,而这一决策背后的原因至今仍未被完全揭晓。
腾讯为了直播NBA,全新打造的演播厅,诚意十足
外界之前普遍推测NBA将版权转售给腾讯的动机,主要聚焦于渠道优势。具体来说,与乐视相比,腾讯的社交生态体系更为完善,这使得其能够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进而不断加强NBA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NBA之所以选中腾讯,渠道因素自是关键所在。然而,随着NBA中国赛的日益临近,腾讯专为直播NBA而打造的全新演播厅逐渐显露真容。这一谜团至此终于得到了更为详尽的解答——NBA选择腾讯,不仅因其渠道优势,更在于腾讯展现出的真挚诚意与强大实力。
长期以来,网络直播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固定的印象,不少固定的标签也随之附着其上。这些标签包括免费(但这一状况正在发生变化)、粗制滥造、内容简单、画面卡顿等。在这些特点中,网络直播的精致度与传统电视台相比显得相形见绌,几乎成为了网友们最为鲜明的记忆点。
在这样的演播厅里直播NBA,一定不再粗制滥造
为了提高网络直播的水准,必须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努力。但之前的网络媒体,对于像演播室这样的硬件设施,并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这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由于每天仅直播一到两场比赛,除了体育直播之外,演播厅并无其他用途,因此利用率极低的硬件设施自然不具备投资的价值。鉴于此,之前的网络媒体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软件方面,比如版权和解说员等领域。
对于观众而言,观看直播的首要关注点无疑是内容质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直播的形式可以忽视。若互联网媒体未能将自身硬件水平提升至与内容相称的水平,那么这无疑会对观众的观赛感受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可能限制内容的传播范围。
可移动的大屏幕。未来,腾讯的驻美记者会在现场连线直播

设想一下,上一刻我们还在欣赏着科比在ESPN记者面前接受采访的精彩直播画面,而下一刻镜头切换,却只见两位好友在狭小的演播室里,各自手捧笔记本电脑,紧张地分析着比赛,这样的画面对比,确实让人感到十分鲜明。
昨日我有幸目睹了腾讯专为直播NBA而精心打造的崭新演播室,内心唯有震撼。震撼于腾讯的巨额投资,然而更让我震撼的是腾讯在转播NBA时所展现出的那份真挚诚意。
在国内,采用拼凑硬件的方式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以手机市场为例,各大品牌的发布会几乎都变成了硬件展示会,商家们借助硬件来向消费者传达他们的诚意以及产品的性价比。
手机行业与此不同,因为对于直播领域,大多数观众对硬件并不感兴趣,也缺乏了解。他们并不关心你是否使用了斯坦尼康(摄像机稳定器),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画面要稳定且清晰。
国内第一套N-cam系统
因此,腾讯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了用户无法察觉且难以理解的领域,这正是其真诚之所在。当然,并非所有花费都让观众无法察觉。例如,国内首套N-cam系统,用户在未来的直播中便能够亲身体验到。这项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演播厅内的主持人与比赛现场或球员身边完美融合,进而增强观众的现场体验感。
此外,国内拥有一款顶尖的直播平板。在主持解析赛事过程中,主持人能够便捷地调取所需数据。令我尤为震撼的是,腾讯并未止步于NBA官方提供的独家数据资源,更是致力于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简而言之,未来观众将不再面对单调的数据,而是直观的图像。在未来的腾讯直播中,观众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某位球员的投篮位置,并且能够了解科比常用的投篮点具体位置以及其命中率等详细信息。
我国首发的实时互动式平板电脑,具备调用所有官方数据的强大功能,同时成功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呈现。
这体现了腾讯的真挚心意,要展现这种心意,必须有坚实的实力作为支撑。若没有这样的实力,所谓的诚意也就无法得到体现。
腾讯的演播厅技术并非仅限于某个国家的引进。比如,平板技术源自美国,而提供这项技术的供应商,同时也为美国的福克斯体育提供服务。N-cam技术则是英国所提供。至于包装引擎,则来自挪威,而外包装则是由以色列的公司负责。若没有强大的实力,根本无法整合如此众多的国外资源。
因此,凭借其雄厚实力和十足诚意的腾讯体育,在新赛季对NBA的直播上,无疑引发了众人的极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