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腾讯垄断NBA网络直播,你还看吗?
如同晴天霹雳——腾讯凭借一份为期五年、价值五亿美元的协议,独占了NBA在中国地区的网络直播权益。该合同预定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启动,因此,在接下来的五个赛季中,我们将无法继续像以往那样,通过新浪、乐视等网站观看NBA的直播视频。
之所以用“晴天霹雳”来形容,是因为我本人对腾讯的NBA直播并不感兴趣,同时我也无法接受接下来的五年内只能通过腾讯进行观看这一现实。
在网络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视觉呈现方面,腾讯的表现堪称完美。无需额外插件辅助,其画面清晰度极高,直播过程顺畅无阻。相较之下,新浪即便在开启自启动插件的情况下,标清画质也时常出现卡顿,与腾讯相比,差距显而易见。
讽刺之处在于,这恰恰是典型的欲抑先扬策略。互联网的核心始终是内容。在体育直播领域,除了赛事本身之外,解说员的表现无疑成为了最为关键的内容。然而,目前腾讯的解说质量,可以说是相当糟糕。
腾讯直播节目采用了独特的三人团队——包括主播、嘉宾和一位美女。在这三人中,通常只有嘉宾具备足球知识,而与其搭档的主播对比赛规则了解不足,观看比赛的经验也相对匮乏。因此,他们之间的思维往往无法同步,导致嘉宾的表现也受到了影响。至于那位美女,她通常只在比赛间隙或暂停期间,负责朗读观众提问或抽奖名单,而在比赛进行时则保持沉默。

观赏足球原本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我并不希求一个业务不熟练的解说员在耳边喋喋不休,更不希望看到一个对足球一窍不通的女孩在屏幕上默默充当摆设。真正的足球迷们对于这种缺乏知识的主播会不屑一顾,他们也不需要荷尔蒙驱动的花瓶美女来激发情绪,因为精彩纷呈的比赛本身就能极大地刺激感官。再者,在观看比赛时,男性观众往往更倾向于与同性朋友为伴……
新浪的节目中,主播柯凡与嘉宾马健、杨毅或王猛的搭档解说,其魅力让人屡听不倦。
柯凡宛如一位热衷于篮球运动且热衷于翻阅篮球杂志的同学,他不仅能够详尽地描绘比赛进程,还能在提及场边观战的资深球员时,娓娓道来一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而嘉宾们则时常对球队的技战术配合或是运营策略进行深入剖析,让听众在恍若隔世的感觉中,误以为自己变身为了“足球达人”。尤为关键的是,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调侃,使得即便是紧张激烈的比赛,也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我宁愿忍受新浪的网速缓慢带来的困扰,也不愿遭受腾讯低劣解说对耳朵的侵犯。
如今,我的自主选择权已被剥夺。腾讯这个庞大的帝国已悄然渗透至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一边抱怨着腾讯,一边却又依赖着它所提供的众多互联网服务。从QQ到微信,再到朋友圈,游戏,乃至NBA的直播,无不如此。
英文有谚云: can't be (乞丐没有选择的余地).
在内容处于劣势地位时,腾讯决定投入巨额资金以实现市场垄断。然而,对于身处网络围栏内的我们这些普通网民来说,若不愿接受瞬间被贬低为边缘角色的命运,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