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改革的重点项目之一,上届(即2017至2018赛季)的CBA联赛引入了“管理分离”的全新竞赛管理模式,其中一大显著成效便是进行了赛制上的创新尝试。全新的赛制显著提升了联赛的生机与活力,据第三方机构所提供的数据,上赛季CBA在央视的直播收视率达到了0.55%,而在半决赛期间,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1.19%,均创下近几个赛季的新高。
在CBA先前发布的五年发展计划里,每一赛季都致力于推行赛制上的创新与变革。
在即将到来的2018-2019赛季中,比赛场次增至46轮,并且将引入常规赛分组制度。这种赛制有利于激发球员间的恩怨情仇和精彩故事,对于职业联赛来说,拥有吸引力和亮点至关重要。新赛季CBA联赛将效仿NBA的分区模式,实行分组竞赛,各队将根据上一赛季的最终成绩进行蛇形排序,划分为四个小组。其中,第一组由辽宁、深圳、龙狮、青岛和吉林五队组成;第二组则由广厦、北京、上海、同曦和天津五队构成;第三组涵盖了宏远、新疆、稠州、山西和四川五队;而第四组则由山东、江苏、北控、福建和八一五队组成。观察可知,这四支球队的竞技水平相对均衡,在新赛季中,同组内的球队将展开四次循环对决,而不同组别则实行两次循环,这样的安排将促进同组间的激烈竞争,同时也为CBA联赛增添了更多期待与精彩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CBA联赛的分组模式与NBA不尽相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依据每个赛季的竞技成绩进行灵活的调整。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防止了某一小组整体实力过于突出,而另一小组则相对较弱的现象发生。

在分组之外,季后赛的席位分配亦有所优化:由上赛季的六强直接晋级,变为七至十名需参加附加赛,而四强则直接晋级,五至十二名则需参与附加赛。考虑到上赛季季后赛名额竞争的激烈程度,这一全新规则无疑将“点燃”常规赛的热情。
在亚洲外援的运用上,规定由上赛季排名17至20位的球队可聘请亚外,调整为仅限于排名19、20位的两支球队,而在季后赛阶段,即便是拥有三名外援的球队,也只能派出两名外援参赛。这样的调整显然旨在促使各支球队加大对于本土球员的培养投入。
姚明,中国篮协的主席,曾言,改革并非简单地将一变为二,实则旨在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众多改革举措的助力下,新赛季的CBA联赛必将展现出更加璀璨夺目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