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新闻 >

CBA新军外援表现引争议,经纪人江湖暗流涌动究竟咋回事?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14:21  阅读次数:

成都商报记者

何鹏楠 盖源源

这场比赛开始前,球队里名气最大的外援哈达迪的表现一直很一般,他每年有130万美元的薪水,可是他在比赛中的发挥,让很多球迷觉得球队是被他的经纪人欺骗了。

球队表现不佳,责任是否全归咎于经纪人?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四川队作为CBA新成员,前半程赢得五场比赛,还算可以接受。但近年来CBA频繁引入高水平外援,负责推荐外援的国内中介也面临考验,他们能否适应这个要求越来越高的领域?成都商报的记者最近去拜访了篮球圈里经验丰富的中介马石(化名)、吴达(化名)等人,还约谈了若干管理者与指导,目的在于向读者揭示一个风波不断的CBA中介圈子

正牌只有20人 抢生意的有上百人

马石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CBA的经纪人,他在业内声望尚可。CBA的经纪人必须获得中国篮协的认证,也就是所谓的“持证”。现阶段CBA的持证经纪人分为A证和B证两种,B证持证人能够从事赛事管理、品牌巡演等工作,而A证持证人则有权代理国内球员的商业价值,尤其能够负责外籍球员的引进事务。

据篮协上赛季披露的信息,CBA拥有执业资格的经纪人总计三十二名,其中具备A级资质的大约二十名,这些人通常被称为“国内经纪人”。依照中国篮协早前的规范,每名外籍球员都必须签约对应的国内经纪人,这些经纪人的职责是负责与国外同行沟通,并充当中介角色。他们每年需要向篮协缴纳十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以此避免外籍球员突然离开。

可是,实际上,每个赛季启动时,穿梭于各个俱乐部之间,专门负责外援“交易”的那些人,数量远超这个数字,依据马石的计算,或许高达上百位。他们中的大部分,其实并不拥有经纪人资质,本质上就是四川人所说的“中间人”。

5个“经纪人”都称独家代理麦迪

每当CBA进行外援招募时,总有一些经纪人声称自己掌握某位知名外援的转会信息,然后向各支球队推荐球员,这种情况却常常闹出笑话,因为经常会同时出现多位中国经纪人向同一家俱乐部推销同一个外援,而且每个人都坚称自己拥有这位球员的“独家签约资格”。

新赛季启动之际,四川男队作为CBA联赛的全新成员,加之其东家以志向远大且不吝投入而闻名,因而吸引了不少真假掺杂的本土中介目光,被视为极具吸引力的合作对象。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今年九月开头,四川CBA晋级前景明朗时,有五个人冒充麦迪的内地代理,联系了成都商报的记者,想打听金强俱乐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或者请记者帮忙引荐给金强,好让他们向金强推荐麦迪,而且这些人声称全国范围内只有他们能做麦迪的代理。这些中介报出的价位差异很大,贵的达到了两百万美元,便宜的只有八十万美元。

CBA经纪人制度_cba外援身价_CBA外援经纪人

另有一桩事例,哈达迪与金强俱乐部签约次日,竟还有人向金强俱乐部高层联系,声称其才是哈达迪独家的中国代理,若想与哈达迪签约必须经由他,并且还出示了所谓的“短信证明”……马石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多数球员并无专职的中国代理,反正稍有往来的人都四处奔波,都想快速获利。”

“暗箱”操作 一单生意可赚45万

中方中介获得的报酬称为“中介费”,该费用由支付方承担。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行业内部人士表示中介费通常在外援薪资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当然最终金额取决于与俱乐部协商的结果。然而,由于许多流程缺乏透明度,中介机制也存在不足,因此难免会出现“幕后交易”的情况。

据成都商报消息,有俱乐部询问某外援的中方经纪人,对方开价120万美元,随后该俱乐部又询问美方经纪人,对方报出90万美元,最后俱乐部通过关系直接询问外援本人,得到的答案是60万美元,这三个报价之间相差的60万美元究竟去了哪里?三十万美元是中方中介人的报酬,三十万美元是美方中介人从外援薪水中拿到的报酬,美方中介人还需与中方中介人共同分配,也就是说,那笔交易,中方中介人单次能拿到大约四十五万美元。

表面上看这份工作报酬很高,不过按照成都商报掌握的信息,能够实际开展业务的员工大约只有五名,多数CBA代理商每年都难以促成任何交易。这种现象的形成,部分源于国内运动员无法实现自由转会,吴达谈到:“运动员的所属权归各个地方体育局所有,流动起来非常困难,即便偶尔有球员可以转会,跟代理商也扯不上关系。目前能够动用的仅限于外籍球员。今年共有三十八名外援,这个范畴相当有限,部分俱乐部具备直接从海外引进人才的资格,大约五分之四的外援几乎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资源配置。其余人员则只能从事赛事组织等辅助性工作。

延伸

篮协新政

有利规范经纪人行业

篮协要求外援合作必须经由中方中介的规定,一直备受质疑,广东宏远负责人刘宏疆就曾抨击国内中介破坏了他们与迪奥古的续约事宜,成都商报的采访中,有人指出,国内中介之间的恶性竞争和运作混乱,推高了外援的索价,倘若俱乐部能直接与外援的美国中介沟通,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便可避免。一位俱乐部负责人向成都商报媒体人透露,当前的情况是,只要团队聘请了美国方面的中介机构,并且俱乐部自身有信心,那么通常情况下就不需要再另外聘请中国本土的代理人士了。

新赛季CBA联赛启动之际,中国篮协颁布了多项新规,其中涉及球队与外援合作方面的一条,就是今后双方签约时不必强制借助本土中介机构,吴达对此观点持高度认同态度,认为此举有助于清理当前国内中介行业存在的乱象。马石谈到,国内众多经纪人,自身缺乏引进外援的资质和实力,也不愿潜心研究,而是单纯模仿别人引进的外援,试图挖取人才,“我衷心希望CBA经纪人制度能像NBA那样完善,实现真正的专业化,以此维护所有相关方的权益。”

标签:cba外援身价   



大家都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