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界对于控球后卫的探讨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不知从何时起,控卫这一角色变得不再清晰,许多身穿控卫球衣的选手,在场上表现却完全像个主要得分手。有人猜测,这些年轻球员是不是刻意回避“得分后卫”的称谓?终究,那个位置上伫立的人物太过夺目——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德怀恩·韦德,这三位巨擘几乎将历史前三的宝座牢牢占据,若想声名鹊起,就必须另寻领域奋力拼搏。

接下来,我们发现许多控球后卫相继涌现,他们不仅得分能力强,突破犀利,而且擅长命中远距离三分球。部分球员的比赛,观众一旦开启直播就无法切换频道;然而,另一些球员的比赛,即便免费提供门票也会觉得虚度光阴。近期,美国媒体 World 制作了等级榜单,将NBA历代的控球后卫根据“激发观众热情的指数”进行了排序。

最顶尖的行列,定要囊括“巅峰娱乐级别”。这一组四人:斯蒂芬·库里、凯里·欧文、魔术师约翰逊,以及德里克·罗斯。库里的比赛无需多言,仅过半场便出手投三分,这种踢球式的打法,十年前谁能想象得到?欧文的运球技艺,防守者跟着跟着就迷失方向,篮下最后一击更是流畅得如同加了润滑油。魔术师展现的是迥异风格——身高两米零六的控球后卫,突破分球时无视防守队员,动作流畅至极。罗斯却令人唏嘘,每次提及他总会暗自神伤。他那种充满力量感的扣篮,那种即便腾空后仍能强行命中,曾令无数球迷倾倒。可惜祸不单行,伤病突然降临,他的职业生涯就像玫瑰,尚未盛放便被迫以不同形态凋零。

下面是“极度惊险阶段”:威少、利拉德、贾·莫兰特、史蒂夫·纳什。威少爷踢球总是斗志昂扬,即便如今岁数大了,猛冲时依然像头猛兽。利指导更是如此,“戴表时刻”绝非虚言,极远距离的抛投出手即中,让人惊叹不已。莫兰特这位小将,简直把篮下当作自家院落,过人中锋、起跳投篮,各种技巧都能娴熟运用。纳什现已多年不再打球,不过他当年率领的太阳队,在快速攻防转换方面极具观赏性,常常能在短短七个时间单位内就结束一次得分回合,让现场观众感到非常刺激。


接下来的这一批球员,着实让人激动不已:阿里纳斯、贾森·威廉姆斯、弗朗西斯、隆多、“便士”哈达威、伊塞亚·托马斯、以赛亚·托马斯、约翰·沃尔,这些人的经历都颇具看点,不少人仿佛被时运捉弄。阿里纳斯曾经和科比激烈交锋,单场就拿下60分,那股气势多么慑人?可惜后来……情况就变得不同了。隆多擅长掌控球场,他的传球机敏异常,常常用佯骗手法迷惑对手。小托马斯身高虽仅175厘米,却在NBA闯出了名堂,被称为关键时刻的得分手,可惜在他取得生涯最佳战绩后,被球队交易,从此未能重现辉煌。约翰·沃尔曾是东部最快启动的球员,他的速度极快,爆发力也很强,但自从签下巨额合约,他的状态便持续走下坡路,如今已逐渐淡出人们的关注。

第四档为“常态昂扬”:罗德·斯特里克兰、卢卡·东契奇、蒂姆·哈达威、穆格西·博格斯、克里斯·保罗、亚历山大、詹姆斯·哈登。坦白讲,将哈登归入此组存在不同看法。火箭登时期他可是联盟焦点人物,远投、后撤步、吸引包夹,各项技术均引发广泛讨论。而CP3也值得特别提及,作为传统控卫的代表,他球商极高节奏感极佳,但遗憾的是尚未获得总冠军。亚历山大是新时期的典型,他的步调难以预测,中距离的表现极为稳定,只是他的犯规手段过于高明,常常让裁判感到棘手。

第五档称作令人振奋:约翰·斯托克顿、贾森·基德、托尼·帕克、布伦森。斯托克顿打球非常扎实,很少有花哨技巧,他和马龙的挡拆配合堪称典范。基德年轻时能连续拿下三双,后来转变为球队核心,同样创造了许多精彩瞬间。帕克虽然马刺体系内不突出,但他的小抛投确实十分精准。布伦森是越了解越出色的球员,自从离开独行侠,他稳步前进,如今在纽约成为新的领袖。
末位是“平淡无奇”:凯尔·洛瑞、迈克·康利、昌西·比卢普斯。这三位球员都不以炫酷技巧著称,更倾向于扎实好用。比卢普斯和洛瑞还赢得过总冠军,康利也一直保持稳定表现,但若想从他们的录像中感受到激动人心,确实不容易。他们的比赛太注重逻辑、太强调配合,偶尔就缺少了些个人风采。
归根结底,控球后卫这个位置早已不是过去那种以组织进攻为主的角色了。现在,那些既擅长得分,又能够炫技,还能吸引观众目光的球员,才是业界追捧的对象。不管你是否欣赏,这些选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个人的篮球历程。这份榜单,与其说是等级划分,不如说是一份记录篮球审美的历史文献。你心目中的最佳控卫,位列哪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