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全明星赛于北京时间2月17日上午拉开战幕。鉴于观看人数和市场反响逐年走低,NBA管理机构在本届赛事中再度调整了比赛形式。不再采用过去两支队伍直接对抗的模式,而是改为四支队伍参与的小型竞技赛。每场竞技赛的目标是先累积到40分的一方即为获胜者。
今年的NBA全明星赛正赛整体时间被拉长了,这意味着电视转播商能够插入更多的商业广告时段,不过运动员们依然在打一场无需流血、几乎不流汗的比赛。
最终,仅令球迷蒙受损失的NBA全明星赛,再度实现。今年NBA全明星赛仅有的意义,就是比去年更胜一筹,让自己变成了“史上最沉闷的全明星赛”。
换汤不换药
“NBA全明星赛,越来越乏味了。”这种看法,球迷们已经持续很久了。
为了让全明星赛不再让观众觉得乏味,近些年NBA一直调整赛事的规则和形式。
二零一八年,NBA全明星赛改变了球员选拔方式,不再采用球迷投票,而是由东西部队长进行选人;队长们会从票选最高的球员里挑选队员,确定最终名单;二零二零年,NBA全明星赛增设了特别规则,以纪念不幸去世的科比·布莱恩特;该规则要求在比赛的第四节,将前三节结束时领先一方的得分增加二十四分,二十四分正是科比的球衣号码;二零二三年,NBA全明星赛决定恢复传统的东西部对抗赛制。
到了2024年全明星赛阶段,各项改革却让NBA赛况变得空前混乱,两队的总得分高达将近四百分。球员们几乎毫无章法地连续投掷三分球,最终草草收场。观看整场比赛的观众无不感叹:“这一天的时间完全白费了。”
当前情形下,今年全明星赛来临之际,NBA重新安排了比赛规则,希望通过举办小型竞技赛事来增强赛事的吸引力。
参赛的四支队伍主要涵盖四个类别:资深球员、年轻才俊、海外名将和崭露头角的球员。NBA联盟精心安排,让勒布朗·詹姆斯、史蒂芬·库里、凯文·杜兰特、詹姆斯·哈登四位顶级球星,全部加入由沙克·奥尼尔领衔的“资深球员队”,这四位超级巨星同场竞技,成为2025年NBA全明星赛前的焦点事件。
就在全明星正赛即将开始数小时之内,勒布朗·詹姆斯突然表示,由于脚踝和足部感到不适,他决定不参加这次比赛,使得NBA之前蓄势待发的重大举措最终落空。
史蒂芬·库里(左)和凯文·杜兰特(右)在今年全明星赛中 图/视觉中国
最后一届2025年NBA全明星赛以沙克·奥尼尔带领的OG队以41比25击败查尔斯·巴克利领衔的国际明星队告终,这场小型赛事并未让球迷体验到预期的激烈对抗。
不装了,摊牌了
明星赛备受批评的关键,在于顶尖选手们缺乏拼搏精神。球迷们普遍认为,无论比赛规则怎样调整,选手们场上消极怠工的表现都不可原谅。
过去那个全明星赛事,是众多NBA选手展示自我的关键平台,有些选手因为入选全明星能够得到薪资以外的额外报酬,得益于运动鞋等品牌商的扶持,他们都会努力让表演赛更加出色,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商业身价。
另外,有些运动员确实想借助全明星赛来展示能力,例如年轻的科比·布莱恩特刚加盟时就非常渴望,在全明星赛场上能与迈克尔·乔丹较量一番。

那场2001年全明星赛,马布里和艾弗森合力阻止了科比过早接班,但科比在2003年全明星赛却成功破坏了乔丹的告别演出。那个时期,由于姚明参赛,国内球迷对全明星赛的记忆格外深刻。
科比·布莱恩特(左)和迈克尔·乔丹(右)在全明星赛中 图/视觉中国
当今,NBA顶级球星们的薪酬水平持续攀升,早已无需借助全明星赛来彰显实力并争取更多报酬,倘若因“努力”而遭遇损伤,反而可能面临显著的经济损失,过去,职业球员们常在全明星赛决胜时刻短暂投入真实对抗,现今则完全不再掩饰,直接全力以赴。
球员们互相之间随意地踢球,没有人防守,态度十分和气,场面混乱不堪,比球队内部的练习赛还要缺乏竞争性,结果让球迷们非常失望。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在今年全明星赛举办之前,NBA决定,赢得总冠军的每名球员都可以得到12.5万美元的奖励。
但必须承认,这个奖励金额确实令人觉得不够诚意,对于多年来收入高达千万美元的运动员而言,12.5万美元可能还比不上他们比赛前在酒吧所花掉的钱。
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实际上,亚当·肖华作为NBA总裁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全明星赛”观赏性下降,而是“全明星赛”吸引人的地方越来越少,联盟缺少创新元素的问题。
NBA总裁亚当·肖华 图/视觉中国
每当“詹库杜哈”的队友们再度表演吸引眼球的动作时,NBA缺少具有号召力的新球员的现象就更加明显,观众越喜爱看这些老将们合作,就越显示出“后辈”们的不足。
无论是文班亚马这位超级巨星,还是亚历山大这位常规赛最佳人选,从当前情况分析,他们距离在球迷心目中占据的统治地位,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乔丹退役前后,球迷能够以科比作为精神寄托,而科比举行告别赛期间,"詹库杜哈"组合顺利接班,并深刻重塑了联盟的格局,如今看来,倘若NBA失去这几位功勋老将,暂时没有其他球员具备成为联盟领军人物的条件。
现在观看的篮球运动员缺少名人气质,是爱好者们的共同感觉。早些时候,篮球运动员的明星特质主要源于他们个人的性格,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众不同的家庭经历,那些突出的个性通常都体现着“凭借奋斗扭转境遇”的人生信条,这也是从前篮球能够吸引世界范围内球类迷人的关键所在。
当下,运动员在社交平台上的形象日益鲜明,个人神秘色彩逐渐褪去,支持者不再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同时,消费理念与购买能力的显著差异,使得他们难以成为公众效仿的楷模。
球员们似乎已经遗忘,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必须依靠高强度的对抗来赢得认可,但现在即便是在表演赛,他们也不愿再伪装一下。
当所有球迷都认识到NBA比赛仅是商业活动而非战争,NBA的挑战才算是真正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