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机构最近公布的一份数据报告表明,2019年度中超联赛球员的平均薪酬达到了120万美元,这一数字仅略逊于欧洲的五大顶级足球联赛。
显而易见,部分中国足球运动员的技艺与他们的薪资水平并不相称。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今天(25日)下午,中国足球协会于北京举办了一场中超投资人会议。在此次会议上,足协宣布了职业联赛将效仿亚洲邻国日本和韩国的做法,并正式推出了2020年的足协新政策。新政策中规定,外籍球员的最高年薪为300万欧元,而国内球员的最高年薪则设定为1000万元人民币。在这些规定中,国家队球员的薪资上限可提升至原标准的120%,而U21球员签订的职业合同,其税前年薪不得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
这也预示着,若国内球员选择续签新合同,他们的年薪很可能会被削减至一半。
中超规定国内球员税前顶薪一千万元
中国足球协会于25日在首都北京举办了一场俱乐部投资人的集会,并在会上发布了2020年度的足协新政策。新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中超联赛在一年中最多允许登记七位外籍球员,而且可以同时拥有六位,每场比赛中可以报备五人,其中四人为外援。
外籍球员的税后最高收入为300万欧元,而国内球员的税前最高收入可达1000万人民币;国家队球员的收入将在此基础上增加20%;至于U21球员,他们的职业合同税前年薪不得超过30万人民币,但若球员符合出场要求,则不受此限制,相关具体政策将由职业联赛政策联合工作组共同研究并公布。
各俱乐部必须在2021赛季开始前实现名称的中性化处理,否则那些未能通过认证的球队将无权参加比赛。
国内球员的现有合同将继续有效,自2019年11月20日起签订的国内球员合同被视为新合同,同样,自2020年1月1日起签订的外籍球员合同也属于新合同范畴。

我国U21球员转会政策已全面放宽。在此前,中超联赛对于国内球员的转会实施的是“5+3政策”,即每支球队在赛季中可以引进5名不受年龄限制的内援以及3名U21球员。而此次足协对U21球员的转会名额进行了放开,不再对U21球员的转入数量进行限制。
然而,在本次会议中,对于入籍华裔球员以及非华裔球员的薪酬待遇及其运用情况,并未提供详细的说明。
此次新政中最受关注的当属第二条“限薪令”。据搜狐体育分析:
在此之前,中超球员的最高年薪大多维持在500万元左右。然而,如今,众多国脚的年薪已迅速攀升至2000万元。
国内球员的薪酬水平极高,导致众多年轻的中国球员放弃了海外发展的机会。以新近加入英超利物浦的日本球员南野拓实为例,他的收入甚至不如同期的韦世豪。在这种背景下,金元足球对中国足球的进步产生了负面影响,限薪政策因此变得必要。同时,高额的外援薪资也扰乱了联赛的平衡,引发了诸多问题。
然而,外援限薪政策将使得中超球队吸引顶尖外援的挑战加剧,因为众多顶尖球员放弃欧洲联赛转战中超,主要看中的是经济利益。但新规存在一个缺陷,即它将从明年1月1日起生效。因此,中超各支球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匆忙签约高价外援,而目前在中超效力的顶级外援也可能趁机迅速敲定续约事宜。
中国足协推出的U21球员职业合同规定,其税前年薪最高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这一政策可以被看作是推动年轻球员赴海外深造的一项措施。目前,我国各级U23、U21等国家队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在于球员们更倾向于在国内获取高额的保底薪酬,而不愿意出国寻求提升。为了促使球员们走出国门,降低薪酬待遇成为一种被动的策略,也是无奈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