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意大利足球圈内围绕外援数量限制问题展开了诸多讨论,国内社会各界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去年岁末,意大利足球管理机构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意甲联赛各俱乐部的一线队注册人数上限为25名选手,但21岁以下球员不在此限。其中,必须包含4名从本俱乐部青年训练营出道的球员,同时还要有4名是意大利本土俱乐部培养的选手。这些规定计划于2016年开始正式实施。
这项政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意大利甲级联赛各支球队会提升年轻球员进入成年队,并且减少外籍球员的规模。对于这个决定,意大利国内存在不同的看法。外籍球员是否真的对意大利足球造成了破坏?
支持者——
本土球员得不到机会
过去,意甲联赛没有对每支队伍的注册球员数量做出规定,导致参赛队伍的名单里有很多没有多少出场时间的人选,尤其是那些刚出道的年轻球员,他们总是和那些经验丰富的外籍球员争抢位置,但多数时候都不占优势。现在,针对这项新规定,大多数俱乐部都表示愿意对一线队的注册人数加以控制。
过多的外部支持涌入,确实会严重干扰意大利的人才培养进程。意大利国家队的竞技水平持续下滑,与意甲联赛一样跌落至中下游行列——自2006年世界杯夺冠以来,意大利队参加了6次重大赛事(包括2次世界杯、2次欧洲杯、2次联合会杯),其中3次均被淘汰出局,这对于拥有四次世界杯冠军荣誉的意大利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失败。

原因很直接:缺乏有实力的年轻球员。
2014年世界杯期间,意大利队随普兰德利前往巴西,队伍中吸纳了众多年轻前锋,然而除了资历相对老道的巴洛特利,其余如切尔奇、因西涅和因莫比莱三人,其国家队比赛经历加起来仅有19场。在中场位置上,意大利同样缺少表现突出的年轻选手,仅维拉蒂一人年龄不超过27岁。防线方面,符合该年龄条件的球员也只有达米安和德西利奥两人。此外,这些年轻队员里头,没有一个人拥有凭借个人表现扭转战局的实力。
意大利现任主教练孔蒂正遭遇相似困境:后继乏人。进攻端仅扎扎与贝拉尔迪具备可用价值,加比亚迪尼是仅有的合格人选。意甲联赛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可能与联赛特性相关。作为五大联赛之一,意甲最为注重战术纪律,各队风格都偏向保守谨慎。因此,教练们常常对年轻球员的战术执行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更倾向于启用那些年长但富有经验的球员,由此,一个难题便产生了。
AC米兰是典型代表。球队近年削减开支,通过“免签”方式引进多位球星增强阵容,包括阿莱士和埃辛离开切尔西后,梅内离开巴黎,德容离开曼城等球员。这些球员偶尔能展现出高水准表现,但因年龄和能力限制,状态时常起伏不定,导致球队整体发挥缺乏稳定性。此外,众多实力派球员的存在,也限制了年轻队员的成长空间。例如克里斯坦特,这名有发展空间的年轻球员在赛季初期出乎意料地转投了本菲卡;又如阿尔贝塔齐,这位被寄予厚望的“马尔蒂尼接班人”,在四五年前就开始被广泛讨论,但至今仍未代表米兰一线队出场,让人感到遗憾。除了阿巴特和德西利奥,米兰队内没有其他值得称道的本土培养的球员。
意甲联赛中,类似于米兰的队伍并非个例。这些球队实力处于中间水平。因此,或许只有实施外援限制规定,才能促使他们深刻反思,进而进行彻底的调整和变革。
反对者——
没有星光哪来关注

不过,在当前世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支队伍都会竭力从世界各地寻找更优秀的选手来增强实力,而且,备受瞩目的明星球员也能为球队吸引更多目光。目前,英格兰、西班牙、德国等联赛都在全力以赴地引进明星来提高整个联赛的竞技水平和关注度,那么,为何意大利足球联赛却要反其道而行?
资金进入对意甲的复兴至关重要。英超自从切尔西和曼城这些依靠外部财力发展起来的强队出现后,便展现出群雄逐鹿、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西甲虽然鲜有外部财力成功注入的先例,但仅凭皇马和巴萨这两艘航母就足以支撑。
最近的案例为法国足球甲级联赛,该联赛曾面临跌出欧洲五大联赛行列的困境,但依靠雄厚的资金投入,成功打造了巴黎圣日耳曼、摩纳哥等实力雄厚的俱乐部,并且征召了许多表现卓越的外籍选手,目前这两支球队已经接连闯入欧洲冠军联赛八强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巴黎和摩纳哥在吸纳世界级球星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本土球员的培养,拉比奥特、库尔扎瓦等年轻才俊在优越的竞技环境和平台中得以迅速发展。
因此,意甲联赛迫切需要外部资本支持,以便增强自身实力,进而打造一支更具竞争力的球员队伍,仅依靠贝卢斯科尼、德劳伦蒂斯等意大利本土富豪已经难以与欧洲其他顶级联赛相匹敌,罗马俱乐部在美国资本进入之后,成功签下众多新球员,整体水平持续进步,尽管目前还无法击败尤文图斯,但已经取代了米兰两大豪门,成为欧洲冠军联赛的固定参与者
而且,意甲鼎盛时期也并非完全自主培养球员,像马拉多纳、范巴斯滕、马特乌斯这些杰出运动员都曾效力于意甲联赛,类似这样为联赛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奇人物数不胜数,难以一一列举出来。如果希望再次达到高峰状态,意甲依然需要通过招揽顶级知名运动员,以此激发整个联赛的活力,促进市场的发展。
到底是要鼓励引援还是限制引援?
前广州恒大教练里皮表示,他并不反对意甲俱乐部通过征召优秀外籍球员来增强实力,但若是盲目签人,他会强烈抵制。这恰好是意大利足协的立场。所谓的“外援限制规定”,并非禁止各队引进外籍选手,而是为了防止他们无节制地购买外援。外籍球员应当数量少而质量高,需要充分展现他们的价值。
意大利足球联赛中的英德西等队伍,已经构建起规范的现代团队运营体制,而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的俱乐部,多数仍旧沿用旧式的家族式经营方式,这些俱乐部基本上都是老板个人的产业。近些年意大利国内经济状况不佳,这也波及到了俱乐部背后家族的财务状况,因此他们不得不在增加收入和削减开支两方面同时努力来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作。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这种相对落后的管理方式让意甲联赛逐渐衰落。
然而,要让意大利足球联赛的所有俱乐部迅速调整传统的家族式运营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意大利足球管理机构只能在球员注册环节设置一些约束条件,以此来推动各俱乐部的长远发展。通过控制报名人数的方式,不会引发任何违反欧盟劳工法的纠纷,同时也能防止各俱乐部无节制地签约功勋老将,进而能够节省薪资成本,选拔少量顶尖外援;而限定青训球员数量,则促使各俱乐部开始关注青年培养,为本土年轻球员提供更优越的锻炼环境。
回望二十世纪末的AC米兰,锋线拥有“荷兰三剑客”,中场则有马尔蒂尼和巴雷西这样的本土核心,这种阵型或许正是意大利足协所期望的理想配置。
外来球员不会损害意大利足球,真正损害意大利足球的是意甲俱乐部敷衍了事的心态和过时的落后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