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压低中超版权掣肘足球改革
职业足球的主要财力支撑来自于电视转播收益,英超和德甲的视频版权收入就占了俱乐部总收入超过四成,中超在这方面的收入却只有百分之三到五,甚至不如泰国等东南亚联赛,这种情况相当落后……即便收入如此微薄,也还得感谢网络新媒体的资助,而央视体育频道仅用不到一千万,就成功获得了转播资格。
让我们来计算一下,CCTV5的1000万可以分给俱乐部多少好处,按照中超公司的运作方式,足协会拿走36%的金额,剩下的钱16家俱乐部平均每家只能得到40万,这样的资金量,别说聘请高水平的国外球员,就连国内球员也很难买到合适的人选
相关高层文件接连发布,涉及推动体育产业进步与刺激体育消费,以及足球领域的整体变革规划,腾讯、新浪、网易、搜狐等四大网络平台,还有乐视、PPTV等视频服务提供商,均积极参与争夺中超赛事的媒体权益,据预测,来年中超的新媒体版权费用有望超过一亿元人民币。不过财力雄厚的CCTV5依然保持观望,并没有计划采取果断行动——虽然他们借助中超转播已经赚取了九千万的广告收益,在政策与市场均持积极态度的背景下,未来赞助金或许还有可能增长数倍!
英超商业价值获得成功,主要因为电视与网络媒体市场非常自由,由此引发出不断攀升的“争夺价格现象”。央视体育频道掌握资源、压缩价格、使用不当,导致中超错失电视转播带来的丰厚收益,也丧失了探索更专业更优质传播渠道的机会。

CCTV5曾经采取过拒绝转播中超联赛的强硬立场,在那个时候央视拥有绝对的控制力,足协面对CCTV5时提出的要求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如今,足球在体育领域占据核心地位,体育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关键支柱,中央一台与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之间的互动十分微妙,万一双方就费用问题无法达成一致,中央一台停止转播中超赛事,那无疑有悖于大局、有违国家方针;不过,指望中央一台投入巨额资金来提升中超这一独特赛事产品的市场价值,江和平恐怕也缺乏这样的远见和决心。
CCTV5因为垄断行为遭到广泛批评,同时也因此获得了巨额收益,在国内缺乏竞争的体育频道出现之前,CCTV5总是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取赛事转播权,依靠广告收入实现高额回报,利润率常常达到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原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曾公开谴责央视过度垄断,浪费体育资源,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遭受炮击之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确实尝试借助5加频道,并且将地方电视台进行转让,目的是防止节目内容大量囤积,但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带来太大的效果。
中超和CBA至少还能从央视获得一些收入,但乒超、羽超以及女排联赛等赛事却需要支付费用才能获得播放机会。最近乒羽中心的戴启军公开表示,转播一轮乒超就需要乒协支付50万的“宣传费用”。试想一下,国内各项赛事纷纷向央视缴纳“保护费”的荒唐局面会是怎样一番景象?CCTV5曾遭到网友嘲讽,称其为乒乓球场地、斯诺克场地、冰壶场地,这种嘲讽好像并非全无根据。
一些粗心的球迷害怕需要花钱观看中超比赛的情况发生,因此赞成央视压低中超的版权费用,却没意识到,CCTV5是国内仅有的全国性体育频道,广告竞标通常能招徕资金雄厚的机构,就算花几个亿买下中超的版权,也完全不会造成财务困难,没有必要把费用分摊给观众,让他们付费观看。——不过,即使是不必要的事情,央视也可能去做。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足球在民众中的关注度远逊于棒球,然而J联赛的转播权收入达到了3.5亿至4亿人民币,相比之下,中央台对中超的财政拨款仅有1000万……CCTV5在对待本土赛事上为何如此苛刻,如此小气?如果真打算完全停止投入,不妨转而转播中小学的足球比赛,这样也能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出一份力!
央视体育频道持续压缩中超商业价值,这明显有悖于足球革新计划的基本原则,不清楚高层管理者能否跳出垄断观念,向蒸蒸日上中的中超抛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