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上赛季欧冠半决赛,拜仁在两回合中以7比0大胜巴萨,在德甲联赛中更是以9比2横扫汉堡,表现极其强势,然而在世俱杯半决赛中,恒大却以0比3的比分失利,这样的结果是否足以让人感到满意,或者至少不会让人不高兴呢?
或许,比赛刚开始时,三比零的结局尚能容忍,但关掉电视、沉吟片刻,场面上几乎毫无进攻和极其悬殊的赛况,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人感到愉悦。有报道指出,里皮对恒大上半场的表现很不满意,甚至感到失望,从摩洛哥现场传来的信息证实了这一点,记者观察到,尽管中场休息有15分钟时间,里皮却只在中场休息了10分钟就独自离开了休息室,下半场他全程没有站起来进行指导,甚至有网站使用了里皮“勃然大怒”这样的描述来形容他的情绪。从某个角度来说,那位德国记者认为,广州恒大队的表现实在糟糕,没有像样的进攻,这样的比赛就是在破坏足球。
首场世俱杯迅速战胜非洲劲旅阿赫利,接着0比3负于拜仁,这结果是在情理之中,还是形成了鲜明对比?比赛之前,许多人在分析这场对决时,更关注的是比赛细节和进展,而不是输赢和具体分数。然而,双方射门次数悬殊,对方有27次尝试,己方仅2次;对方攻入3球,还多次击中门框,其中包括5次擦边而过,以及8次射中门框区域。进球数相差九个,角球方面一方有九次机会,另一方有十次机会,前场任意球中一方十一次,另一方十次,前场三十米距离内的任意球一方有一次机会,另一方有五次机会,攻入前场三十米范围的一方有八次,另一方有四十四次,传球次数一方有二百六十七次,另一方有八百一十四次,这些数据反映出比赛双方实力悬殊,是一场明显不均衡的比赛。凸显了亚洲杯冠军与欧洲杯冠军之间明显的实力差距,并且跟2008年世界俱乐部锦标赛半决赛大阪钢巴3比5负于曼联(鲁尼攻入两球、C罗打入一球)相比,这场对决的进球数要少得多,也缺少了“(我们亚洲,山是)挺拔的峰”这句口号。
与对阵阿赫利时初赛的开场紧张和失误不同,恒大球员在迎战拜仁时已经逐渐融入世俱杯的赛场氛围,直到第39分钟里贝里通过远射“突袭”破门前,球队的防守部署依然保持良好状态。然而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心态平稳并不代表具备血性,也不意味着斗志昂扬,即便做好了输球的预案,也并非要对实力超强的对手抱有“敬畏之心”。整场比赛,恒大的后卫总在离对方球员一码远的位置上徘徊,直到对方把球踢进网窝,他们几乎没碰到过一次对方。这除了说明双方实力悬殊之外,恒大的球员在意志力上是不是也表现得过于软弱了些?

倘若里皮确实像部分前线记者所言感到不悦,他这么做也合情合理,毕竟他或许并非从“发觉不足便满足”、“以小胜当大胜”的角度出发,他的初衷原本就是“让拜仁铭记恒大”——这种铭记包含进球、斗志、恐惧,以及那1%获胜的希望,是真正意义上的铭记,而非仅仅记得曾与恒大交手过。
倘若里皮不悦的缘由确实如此,这反而凸显了他是一位出色的教练,是中国国家队伍最渴求的那种优秀教练。根据里皮生气的缘由,恒大仍存在巨大的进步空间。
(周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