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A公司最近公布了《2025-2026赛季CBA联赛球员选秀、工资帽、聘用及交易管理措施》(简称为《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与上一年度相比,其中几项新规可能会让下一赛季的CBA产生一些变动。
上个赛季,CBA联赛调整了外援的使用规则,规定每场比赛四节可以使用七名外援球员,各支球队因此积极扩充外援阵容,目的是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不少外援的表现未能达到预期,一些俱乐部就开始频繁更换外援,试图找到最匹配的球员,这种行为引起了社会对于球员权益维护、联赛声誉以及比赛公正性等方面的质疑。
CBA的外援薪酬上限有所降低,导致薪资待遇对外籍球员的诱惑力减弱,同时,非保障性质的外援频繁被更换,也使得海外球员在考虑是否加盟时有更多犹豫。有位负责CBA外援招揽的中间商表示,上个赛季一些能力突出的外援收到了联赛的邀约,可是因为CBA联赛更换外援的次数非常频繁,所以他们最终决定去薪资少些,但福利更好的海外联赛发展。

要调整这一状况,新版的《管理规定》明确,在外国球员登记期间,俱乐部仍然能够登记四名外国球员,不过外国球员登记期间,单个俱乐部最多登记八名外国球员。此外,一个俱乐部为同一名外国球员提交登记申请最多只能提交两次,这表示各支球队在引进外援方面的试错空间更小,更考验管理层和教练组选择外援的判断力。而在外援工资帽方面,依旧保持了上赛季的425万美元。
当前CBA联赛对国内球员的报名年纪设定有所调整。原先的《管理准则》规定,运动员需达到十八周岁方可为俱乐部参加CBA赛事,杨瀚森就因为这项条款,耽搁了一载,才得以加入青岛男队参与比赛。最新发布的《管理规定》新增一项条款,明确指出当年及前一年作为核心成员代表国家队参加U17或U19篮球世锦赛的运动员,年龄上限可推迟至2009年8月31日,目的是防止像杨瀚森这样的年轻球员,仅仅因为年龄问题而错过进入CBA联赛的机会。
新赛季CBA联赛会受全运会影响推迟到十二月份举行,不过国内球员的登记期限不变,依旧是八月份,从一日持续到三十一日,这就表示各队将在接下来一个月里着手处理球员间的流转、更替、借用等种种操作。
(东方体育日报记者 薛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