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篮球新闻 >

NBA 75 周年赛季:球员变化背后揭示联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5日 15:38  阅读次数:

nba历史球员数据库_NBA球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分析_NBA历史球员变化

今年正值NBA成立75周年纪念的赛季,在联盟中效力过的运动员数量已经累计超过四千名。NBA的原始组织BAA是在1946年组建的,两年之后,BAA与NBL这两支联赛完成了整合,由此形成了现在的NBA。

回顾篮球联赛的发展历程,其组织形态一直在变化,参赛队伍数目持续增长,众多海外优秀选手——诸如本季度的三位最具影响力的球员——不断将竞技水平推向更高层次。

联盟状况不断演变,球员构成也随之调整。比如,在1946-47赛季,BAA球员的平均身躯长度达到6尺2寸,折算成公制单位大约是1.88米。而现阶段,身高未达到该数值的联盟成员不足百分之十四。

依据球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数据,以及外籍球员数量的增长,可以反映出NBA球员的演变情况,进而探究出联盟历史、当前状态和未来走向的若干启示。

球员人数

BAA和NBL合并后的1949-50赛季,NBA一共只有17支球队,合并NBL联赛之后,NBA直到1950年才首次迎来黑人球员,这一时间点比美国职业棒球联盟晚了三年,杰基-罗宾森是美国职棒联盟的首位黑人球员,到了2020-21赛季,百分之七十三的NBA球员是黑人或者非裔美国人

1955至1956年度至1960至1961年度之间,联盟的俱乐部数目削减为八家,每个赛季角逐的运动员总数不足百人。

自1960年代末期NBA联盟队伍规模显著增加以来,参与比赛的运动员数量持续逐步增长。经过21世纪初一段时间的短暂减少,队伍的构成人数于2005年快速增至15人,取而代之的是先前的伤病人员名单和12名可激活状态。到了2017年,该数字进一步上升为17人,其中包含了两份双向协议的运动员。

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球队人员构成极为庞大,多达二十余人。所以,当太阳队的新星加里布埃尔-伦德伯格在周日首次登场,他即成为本赛季联盟第600位亮相的球员,这一纪录或许将长久保持。

这位联盟第600位登场的人也是首个来自丹麦的选手,篮球在美国以外区域的普及程度大幅提升,这得益于大卫-斯特恩在他担任NBA总裁的三十年时间里对NBA的全球性宣传,这也让NBA发掘了众多有才能的外籍选手。

BAA联赛第一年,少数加拿大人参赛,其中汉克-比亚萨蒂生于意大利,后来移居加拿大;往后数十年间,虽有非美国出生但在美国长大的球员加入联盟,不过直到哈基姆-奥拉朱旺出现之前,从未有在北美以外地区长大的球员能在NBA产生显著作用。

1992年梦之队出征巴塞罗那奥运会,此后参加FIBA赛事的NBA球员数量持续攀升,国际球员在联盟中的占比急剧扩大。2014-15赛季期间,联盟球员累计上场时间中,超过两成是由那些成长于美国本土以外的球员贡献的,表明每场比赛场地上,五名球员里就有一个拥有海外背景。

球员的平均尺寸和年龄

职业篮球运动员区别于常人的首要标志是身材,具体表现为身高方面。美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长为1米75左右,约合5尺9寸。而NBA联赛中,本赛季只有黄蜂队的小托马斯身高达到或低于这个标准。

NBA球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分析_nba历史球员数据库_NBA历史球员变化

NBA自创建以来,高个子球员逐步取代了矮个子球员,导致球队整体身高的平均水平持续攀升。其中,1959-60赛季加权平均身高的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张伯伦的贡献,他在那个赛季为费城勇士队贡献了3338分钟的出场时间,而加权平均身高的计算方式在1950-51赛季之前是依据得分进行加权,之后则改为按照球员出场比赛时长进行加权。

NBA球员的平均身高在1986-87赛季时达到最高点6尺7.3寸(约2.02米),之后三十余年基本稳定在6尺7寸(约2米)的水平上,直到联盟在2019-20赛季开始记录更准确的身高信息,此后加权平均身高便降至6尺6寸(约1.98米)。

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整体身高数据与按位置区分的身高数据之间的不同。联盟成立初期二十年,按位置统计的平均身高要高于单纯计算的平均身高,这说明首发阵容球员的平均身高要超过替补球员。但自ABA合并之后很长一段时期,这一情况有了转变,原因是各队开始倾向于在替补席上安排高个子球员,以便对抗当时占据优势的低位打手。最近三年期间,情况发生了转变,俱乐部现在忧虑的是前锋位置上人手是否充足。

球员们的身高在增长,体重也在上升。以分钟数作为权重的平均体重在2010-11赛季达到了顶点,为222.7磅(约合101公斤),普通平均体重是225磅。此后,随着NBA对速度、力量和远投能力的重视程度提高,体重统计数字开始减少。

最后,让我们再看一下平均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

过去的一些联盟,生涯长久未必能带来收益,因此年轻且能力出众的球员很快替换了年长的球员,使得整个联盟显得更为年轻化。计算得出的整体平均年龄最小值出现在1951-52赛季,当时仅为26.36岁,即便在那个时代,参与职业篮球运动也并非多数人的选项。

队伍构成以持续成长的年轻选手为主,因此综合计算出的平均年龄常远高于基础算出的平均年龄。在九十年代期间,基础平均年龄和综合平均年龄都呈现出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薪资的提升促使三十多岁的前锋得以继续比赛并获得收益,同时医疗保健和饮食条件的改善也让选手能将高水平竞技状态保持更久。1998-99赛季因球队数量减少而缩短,35岁的卡尔-马龙在该年赢得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称号,当时联盟的加权平均年龄是28.6岁,而简单平均年龄为28岁。

年轻球员加入联盟的现象愈发常见,导致联盟整体年龄结构出现下滑,这种趋势与近三十年的情况相似。最近三年,这种下降趋势尤为显著,尤其是基础年龄统计,主要由于NBA选手仅能在前四个赛季与球队签订双向协议。

中位数球员

在给定的时间点,哪些球员最能代表联盟呢?

我们主要依据三个标准:身高、年龄、球衣号码,这些数据来自完备的数据库,以此从三个方面筛选出当赛季最符合联盟平均水平的球员。这种方式未必能提供最理想的第一个选项,不过结果相当接近。

这些球员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在一个赛季里得分超过500分,或者累计出场时间达到1000分钟以上,在符合这个标准的选手中,既有名震NBA的乔丹,也有得分王罗伯特森,当然,里面也有一些表现一般的球员,接下来就是他们的完整名单。

NBA

NBA球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分析_NBA历史球员变化_nba历史球员数据库

标签:nba历史球员数据库   



大家都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