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到2017赛季季后赛首轮激战正酣,去年总决赛碰面的两支队伍骑士和勇士,竟然同时以4比0的比分干净利落地击败了各自对手,提前锁定晋级名额。其余的6场系列对决,最终谁能成功晋级目前还是个谜。
我们暂且不提过往表现,先审视系列赛的本质。依照NBA的规则,季后赛遵循七场四胜的赛制来决出胜负。换言之,在一个系列对决中,率先取得四场胜利的队伍即为赢家。那么,NBA为何选择七场四胜制作为季后赛的规则?NBA季后赛的赛制究竟有何深意?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往下看。
【七场四胜制 已有超70年历史】
七场四胜制的比赛方式并非全新概念,早在1949年BAA转型为NBA之际,该季后赛规则就已形成。根据NBA官方数据,BAA仅存的三年运营记录同样被纳入联盟整体历史范畴之内。BAA时代的季后赛中,1947年和1948年的赛制大体一致,东部和西部冠军通过七场四胜制系列较量,胜者晋级总决赛,而东西部排名靠前的四支队伍则分两组,每组进行三场两胜制比赛,两组胜者再展开三场两胜的决战表现最出色的那支队伍,会与东西部赛区的顶尖球队决出胜负,赢得总冠军的归属,比赛采用七战四胜的赛制进行。
这听起来颇为深奥吧,实际情况是,采用七场四胜的赛制,早在篮球联赛成立之时就已确立,并且一直是最终决战的基本规则。
1947年,费城勇士队通过东西部第二和第三名的比赛脱颖而出,在总决赛中以4比1战胜了西部冠军芝加哥雄鹿队,费城勇士获得的这个总冠军也被视为NBA历史上的首个总冠军。1948年,巴尔的摩子弹队同样在东西部第二和第三名的对决中获胜,并在总决赛中击败了东部冠军费城勇士队。
1949年,BAA的竞赛规则有了调整,NBA的东部和西部季后赛由此开始实施。东部和西部各选出四支队伍参加季后赛,首先双方各自要打两轮比赛,每轮采用三场两胜制,然后每个区域的胜者再进行一场七场四胜制的决赛,最终产生总冠军。除了前两轮系列赛的场次数有所不同,其他方面大体上和现在的NBA季后赛相似。
到1984年为止,当代NBA的季后赛规则正式实施。东西两个赛区各有八支队伍进入决赛圈,依据常规赛的位次进行对手分配,总共要经历四番较量才能决出最终的冠军归属。按照1984年的制度安排,只有首轮交锋采取五战三胜的赛制,其他所有阶段的比赛均采用七战四胜的赛制来决定胜负。到了2003年,情形再度转变,NBA决定将季后赛第一轮的赛制也调整为七战四胜模式。从那时起,七场四胜制便成为NBA季后赛中唯一通行的赛规,所有的系列淘汰赛都依照这一模式进行决胜负。
这种七场四胜制的赛制形式,在篮球联赛中已经实行了七十多年。
【为什么会是七场四胜制?】
七场四胜制、三场两胜制、五场三胜制以及九场五胜制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规定比赛不允许有平局,保证一个系列赛结束后双方一定能决出胜负。回顾NBA早期的比赛规则,七场四胜制仅用于总决赛,其他场合则采用三场两胜制。后来比赛规则逐步演变为五场三胜制,最终所有系列赛都统一为七场四胜制。
这表明七场四胜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漫长岁月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之所以最终确定采用七场四胜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七场四胜制规定,哪支队伍率先赢得四场胜利,它必须完成四场比赛,其中一半在主场地,另一半在客场进行,这是五场三胜制和九场五胜制所不具备的特点,因为奇数场胜利就能决定胜负,所以一旦某队以3比0或5比0全胜对手,那么主场和客场的比赛数量就不可能平均分配,这种情况是必然会发生的
三局两胜的赛制虽然也能产生类似七局四胜的结果,但前者包含的偶然性和运气成分明显更高,并且比赛过程较短,不利于观众充分体验。随着NBA的持续发展和观众数量的增加,三局两胜的赛制逐渐被弃用,七局四胜的赛制则成为了当前的主导模式。
职业篮球联盟NBA,其工作范畴不仅限于篮球本身,也包括商业层面的拓展。常规赛落下帷幕之后,便是季后赛,这个阶段真正决定了各支球队的名次,其吸引观众的力度无疑强于常规赛。所以,在球员体能条件达标的前提下,NBA一直在寻求更合适的比赛安排。由此,诸如五场三胜、七场四胜之类的赛制便被采用。九场五胜制的比赛过程显得过于冗长,这种方式同样不适宜被采用为NBA季后赛的竞赛规则。
赛场数量增多,NBA季后赛整体收益随之增长,球队从中分得的奖金也相应提高。据美国媒体披露,2003年赛制调整后的首个赛季,季后赛奖金分配比例就提升了近十分之一,并且这一比例逐年上升。
季后赛赛程被拉长后,那些没能进入季后赛的球员,以及首轮即遭淘汰的球员,都能获得充足的休整期,这让他们得以用更佳的体魄和心态,迎接下个赛季的考验。

那么七场四胜的规则下,实际的场地轮换方式是怎样的呢?
【2-2-1-1-1赛制获全票通过】
七场四胜制的比赛,通常有三种主客场布局方式,分别是“2-3-2”,“2-2-1-1-1”和“1-1-1-1-1-1-1-1”。其中,“2-3-2”模式指优势方先进行两场主场比赛,接着去对方场地比三场,最后再回来主场打两场。“2-2-1-1-1”模式则是优势方先打两场主赛,然后客场两场,最后三场依次是主场、客场、主场。“1-1-1-1-1-1-1-1”模式则意味着优势方先进行一场主赛,随后去客场一场,之后主场和客场轮流进行。显而易见的是,不论运用何种方式,只要某支队伍以4比0的比分彻底击败对手,其在晋级过程中作为主场和客场进行比赛的场次数量必然相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不公正的情况。
早期NBA采用七场四胜制的系列赛,大多以“2-2-1-1-1”形式安排主客场次序。1985年以前,仅有四年总决赛打破常规,分别是1971年、1975年、1978年和1979年。自1985年起,随着魔术师约翰逊与大鸟伯德激战正酣,NBA调整了主客场分配方案。1985年至2013年间的季后赛,非决赛阶段的赛程布局维持着“2-2-1-1-1”的模式,而决赛阶段的主客场对阵规则调整为“2-3-2”。作出此项调整的关键目的在于降低球队在总决赛期间所承受的旅途压力。毕竟NBA分为东西两个大区,而历史上常在总决赛中相遇的洛杉矶湖人与波士顿凯尔特人,他们各自的城市相距极远,达到了3000英里(4828公里)。
这种比赛方式虽然能降低球员的旅途劳累,但并不公正对待拥有主场之利的队伍。这些球队在赢得两场主场比赛后,需接连参加三场客场比赛,一旦在客场遭遇对手连续取胜三局,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在2013年10月,NBA的所有股东一致同意,决定将总决赛的赛程顺序,从原本的“2-3-2”模式,调整为“2-2-1-1-1”的新方案。
也就是说,当前NBA季后赛的所有系列赛都采用七场四胜制,并且主客场对阵的顺序都是“2-2-1-1-1”这种模式。
【最残酷的方式带来最精彩的比赛】
要问七场四胜制里哪场比赛最为精彩,几乎每个人都会立刻回答:第七场。
第七场比赛在七场四胜制里被称为关键决胜战,一旦进入关键决胜战,就代表双方在这个系列赛的胜负悬念重新洗牌。在NBA的历史记录中,到目前为止,NBA季后赛一共上演了126次关键决胜战,这些比赛里有很多都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对决。
1998年东部决赛,公牛以4比3险胜步行者,双方激战七场,上演了乔丹与雷吉-米勒的顶级对决。米勒与公牛的过节广为人知,他公开表示绝不会效力于尼克斯和公牛两队。最终公牛艰难取胜,晋级下一轮,皮蓬赛后感慨,称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刺激的季后赛系列赛。
二零一六年的总决赛,骑士队面对一比三的落后局面,在勒布朗-詹姆斯的带领下展开惊天逆袭,接连赢下三场比赛,最终以四比三的总比分逆转夺冠。詹姆斯在决定性的第七场比赛中取得三双数据,贡献了二十七分十一个篮板十一次助攻,并且还有两次抢断三次盖帽,完成了自己为克利夫兰赢得一个总冠军的誓言。
【结语:七场四胜制赛制也将改变?】
那么,这种抢七的精彩还能延续多久?
2014年NBA主席萧华就任后曾提出过一项建议,希望季后赛能参考NCAA锦标赛的赛制,改用单场决胜负的赛制,以增强比赛的悬念和观赏性,他当时解释说,NCAA锦标赛之所以吸引人,关键就在于其单场淘汰的赛制,这种赛制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让比赛过程更加跌宕起伏。
小牛老板马克-库班对于萧华的看法,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光说不练,真要实施起来,困难不少。毕竟,一胜定胜负的方式,随机性太强了,没有人愿意辛苦整个赛季,最后却因为运气不好而失败。所以,NBA到如今,还是采用七场四胜的赛制来决定胜负。
可能往后某个时段,会出现一种比七场四胜制更为省事,速度更快的季后赛竞技方案。
至于时间么?还是等待萧华的决定吧。